夜幕下的高鐵人
——“春運”里北京高鐵工務段唐山路橋車間職工檢修鐵路線見聞
環(huán)渤海新聞網(wǎng)專稿 (記者 杜慶君 通訊員 王軍)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一,夜晚的氣溫達到了零下十三攝氏度。刺骨的寒風咄咄逼人,承擔過往高鐵線路檢修排查的北京高鐵工務段唐山路橋車間的一線職工們,為保障鐵路“春運”高鐵列車安全,依然日夜鏖戰(zhàn)于數(shù)百公里的鐵路線上,堅守那一份職責和重擔。
“今天高鐵81802天窗起止時間是0:30至4:30,本次作業(yè)任務主要對橋梁防水層、橋欄桿、聲屏障及梁端止水帶進行檢查,對插入不足的聲屏障、破損的防水層及時進行處理”。1月18日凌晨時分,氣溫驟降,一條長長的高鐵線路邊,北京高鐵工務段唐山路橋車間工長顧明華用哈氣暖了暖手,跺了跺腳,開始上線前的最后準備工作。夜幕下,顧明華和他的工友們一字排開,走到高鐵沿線開始對設備進行緊張的檢查,一道道燈光照在橋面的防水層上,大家火眼金睛般地仔細尋找極易出現(xiàn)“漏洞”故障的邊邊角角。“我們不能放過每一處可疑地點,任何一處細小的破損都有可能是高鐵的安全隱患,我們都不敢忽視!眱A斜腰身,反復查找一處處橋梁端面,此刻,浸濕的防護帽檐已冒出一股股熱氣,踩著高低不平的軌道砟地,經(jīng)過近兩個小時的排查,沿線第一節(jié)點全部檢修完備。顧明華作為工齡達十年的“老工人”,為了確保春運安全,已有一周多時間沒有回家了,即便一段時間回上一次家,家中剛滿周歲的孩子每次見到他也都是噘起小嘴“提意見”。巡查途中,顧明華向記者介紹說:高鐵橋梁的檢修像是“繡花活”,除了要有高度的責任心,更要有繡花般的細心。以前養(yǎng)護普通鐵路檢修靠經(jīng)驗、眼力和簡單的機械工具,現(xiàn)如今大家每天要將檢查數(shù)據(jù)上傳,經(jīng)過分析室的分析和對比,給出作業(yè)方案,這一切都反映出高鐵維修的嚴謹和科學。記者了解到,顧明華“管著”12名高鐵一線檢修工,北京高鐵工務段唐山路橋車間負責津秦高鐵從天津到秦皇島間200多公里范圍內(nèi)83座橋梁14座隧道的檢查和維修、養(yǎng)護任務,日夜檢修已成常態(tài)。今年春運期間,他們每天0:30到4:30準時按照指令,完成工區(qū)管內(nèi)高鐵橋梁的養(yǎng)護檢修工作。站在一處路基旁,說起他的工友,顧明華有些靦腆:“他們大多數(shù)都正值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正是人生的‘多事之秋’,但由于高鐵工作時間的特殊性,很多家里的事都是賢內(nèi)助在挑大梁。”檢修歸來的職工王亮打趣地在一邊補充道:“我們回家一般都被媳婦稱作住旅館,回來就睡,爬起來就走!
直到凌晨4點,行走近十余公里,工作了4個多小時,排查多處橋涵路段作業(yè)完畢,為防止工具材料遺留在高鐵線路上,顧明華下線前對人員工具數(shù)量進行仔細清點檢查確認并錄音,并將通道門鎖好,確認現(xiàn)場無遺留后才走出延伸到遠方的高鐵線。
記者經(jīng)了解,作為一名高鐵一線橋梁檢修工,顧明華經(jīng)歷了津秦高鐵的建設、開通運營,但由于鐵路半軍事化工作性質(zhì),至今遺憾地是未能帶著孩子坐上一回高鐵。 “春運期間枕戈待旦保證隨叫隨到,為了高鐵安全運送四面八方的旅客,我們這樣的付出有價值!毖弁磳⒙冻鲷~肚白的黎明,顧明華疲憊的臉上展現(xiàn)出欣慰的笑容。
黎明漸漸初顯,高鐵沿線縱深的鐵路線一側(cè),伴著流動的燈影,折射為一道道剪影,顧明華和他的一線工友們也成為鐵道沿線的一道風景,若隱若現(xiàn),消失在夜幕與黎明的“約定”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