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冀東三枝花”的評劇、皮影、樂亭大鼓特色資源大數據平臺日前正式上線。 評劇、皮影、樂亭大鼓是唐山民俗文化的一個縮影,更是冀東地區(qū)藝術元素的主流。2018年3月,國家藝術基金以“‘冀東三枝花’特色資源庫建設與交流推廣”立項,并由華北理工大學主持完成。項目確立以來,華北理工大學成立以校圖書館為主體項目組,先后走訪樂亭縣文廣局,唐山市博物館、群藝館,黑龍江省評劇團,牡丹江評劇團等十幾家單位,在結合文獻調研、名家訪談、曲目收集、展演視頻資料提取等基礎上,融合現代信息技術,經過近兩年的時間,建成了具有濃郁唐山地方特色的“‘冀東三枝花’特色資源平臺”。該平臺從劇目、文獻、圖庫、藝術家、傳承與發(fā)展等多角度,對評劇、皮影、樂亭大鼓進行全方位立體化的展現。 國家藝術基金“‘冀東三枝花’特色資源庫建設與推廣”項目以弘揚冀東文化藝術為宗旨,以先進的數字資源整合與揭示理念為指導,以互聯網技術為支撐,融合“冀東三枝花”藝術起源、發(fā)展、表現形式、藝術特色、藝術專家及代表作品等內容,以“‘冀東三枝花’特色資源平臺”為依托,共收集、整理各類相關文件7000余個,容量達103G,音視頻總時長達1.5萬分鐘,初步形成了冀東地域文化藝術資源體系,對推進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文化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另外,作為唐山市校城融合的重要載體,“‘冀東三枝花’特色資源庫建設與推廣項目”在推動唐山地方文化發(fā)展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 為了更好展現“冀東三枝花”的藝術魅力,由河北電視臺專業(yè)攝制團隊制作了“流動的盛宴·冀東文藝三枝花”3集記錄片,邀請評劇梅花獎得主羅慧琴、張俊玲,皮影傳承人齊永恒、趙衛(wèi)東,樂亭大鼓傳承人張近平、張旭武、肖云霞作為拍攝對象及藝術指導,努力打造充分反映“冀東三枝花”文化內涵的精品,力爭使其成為新唐山的標志性傳統文化名片。目前“‘冀東三枝花’特色資源平臺”相繼在在京、津、滬等全國500多家高校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同步上線,并在騰訊視頻等媒體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