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賽場上的"大滿貫"裁判——記我市國家級自行車裁判李紅 在天津全運會場地自行車"麥迪遜"賽的裁判臺上,記者看到了我市國家級自行車裁判李紅忙碌的身影。在狹小的裁判臺上,他一會兒坐下查找資料、計算成績,一會兒又站起來用食指"定位"運動員的頭尾變化,不停地與同伴協(xié)調各種問題…… 3次擔任"環(huán)青海湖"裁判 今年52歲的李紅可謂自行車裁判中的"大滿貫"得主——奧運會、世界杯、世錦賽、亞運會、亞洲杯、亞錦賽、全運會、省運會,甚至我市各中小學校舉辦的自行車比賽,他都擔任過裁判工作,尤其是"環(huán)青海湖"自行車賽,他已經擔任了3次裁判工作。 從裁判臺上下來,李紅疲憊地對記者說:"自行車比賽的變化沒有定性,涉及器材、臨時發(fā)揮、戰(zhàn)術等多方面,一圈250米的距離僅僅用時五六秒,需要思想上始終繃緊弦,也需要經驗和前瞻性……" 本屆全運會首次擔任播報 本屆全運會,李紅擔任了山地自行車和公路自行車兩個項目的檢查長,小輪車項目的助力發(fā)令員,還首次擔任了場地自行車項目的播報兼裁決。在播報工作中,必須深思熟慮后才能向各省、市運動隊發(fā)布消息,不能有任何紕漏! 〉竭_天津的前幾天,他抓時間練發(fā)聲,調整音色、音調,搜集各種相關資料。為了不影響別人休息,他往往是在別的裁判睡覺時,拿張報紙悄悄到路燈下練習,一直到凌晨兩三點,早晨6點還要出發(fā)趕往比賽場。值得欣慰的是,他的播報工作得到了領導、同行的稱贊。 為我市自行車運動支招 李紅認為,我省及我市自行車運動在發(fā)揮山地車、場地自行車短距離競賽方面優(yōu)勢的同時,也必須引進人才、跨省市強強聯(lián)合,發(fā)揮各自的長處,并做好運動員新老交替。我市自行車運動的發(fā)展,應該借鑒蘇州市的經驗,每年舉辦中小學自行車比賽,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更多的人才! ±罴t在中學時曾練習跨欄項目,1985年考入河北師范大學,1986年獲得全國大學生運動會男子110米欄第五名,1998年考取國家一級自行車裁判資格,2002年考取全市唯一的國家級自行車裁判資格。 記者 楊文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