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報紙上看到\'寒門學子進校園’助學活動,趕過來盡自己的一份心意。"8月28日,85歲的曹淑芬敲響了市慈善總會的大門,從隨身的布包里拿出了200元錢,為貧困學子們獻出了自己的一份愛心。
曹淑芬老人只是我市眾多幫扶貧困學子市民中的一員。自2007年以來,"寒門學子進校園"助學項目累計收到社會捐款1547.45萬元,共救助城鄉(xiāng)低保家庭大學生5994名。"寒門學子進校園"助學項目是市慈善總會于2010年在總結以往助學活動的基礎上,重新確定并命名的以幫助城鄉(xiāng)低保家庭大學新生入學為目的的慈善救助項目,以經(jīng)濟資助為支撐,以培養(yǎng)低保家庭大學新生自強、自立為目標,幫助低保家庭大學新生解決因交不起學費而不能順利入學等問題。
為幫助寒門學子圓大學夢,市慈善總會在2007年成立時,就啟動了"寒門學子進校園"慈善助學項目。2010年,市慈善總會根據(jù)社會救助情況需要,擬通過組織社會捐款,每年定期開展慈善助學活動。期間,他們堅持以政府推進、社會參與、全民動員為抓手,采取黨政機關帶頭、媒體宣傳發(fā)動、慈善組織推動等形式,多方籌措救助資金。也是從當年起,市慈善總會與市民政局共同組織實施,將每年在全市開展的"慈善一日捐"活動所募集的捐款全部用于"寒門學子進校園"助學項目。市、縣兩級慈善組織接收捐款后,按1:1比例匹配助學資金,用于救助當年低保家庭大學新生,其中本科生3000元、專科生2000元。為鼓勵優(yōu)秀學子,從2014年起對低保家庭大學一本生每年給予3000元救助,直至其大學畢業(yè)。
10年來,在各級黨政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市慈善總會先后協(xié)調(diào)多家企業(yè)將捐資助學意向納入了"寒門學子進校園"項目之中,影響并帶動了一批中小工商企業(yè)捐資助學。據(jù)統(tǒng)計,自2007年以來,市、縣兩級慈善組織累計用于助學的社會捐款1547.45萬元,共救助城鄉(xiāng)低保家庭大學生5994名,使全市低保家庭大學新生全部得到了救助。
2016年,為紀念唐山抗震40周年,幫助來自全國各地的寒門學子順利完成學業(yè),市民政局和市慈善總會將"寒門學子進校園"助學項目的資助范圍擴大到在唐大學就讀的外地戶籍特困在校生。向來自全國各地200名寒門學子每人發(fā)放助學金1000元,實現(xiàn)慈善助學突破生源地戶籍壁壘,"寒門學子進校園"活動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這一助學項目的實施,不僅有效減輕了低保家庭子女上大學的經(jīng)濟負擔,而且擴大了慈善事業(yè)的社會影響力。每年在助學活動結束后,市慈善總會及時通過媒體、網(wǎng)站向社會公布捐款情況、捐款使用情況以及救助低保家庭大學生情況,最大限度地讓社會公眾了解有關情況,確保了慈善助學公開、透明,受益群體滿意,社會反映良好,使"寒門學子進校園"助學項目成為了唐山社會救助的一個品牌。2014年,我市"寒門學子進校園"慈善助學活動榮獲了第二屆"中華慈善突出貢獻(項目)獎",標志著我市在推進慈善事業(yè)方面得到了中華慈善總會的充分肯定。2016年新年伊始,我市"寒門學子進校園"慈善助學項目榮獲由國家民政部頒發(fā)的政府最高規(guī)格慈善獎項——第九屆中華慈善獎"最具影響力"提名獎,這也是河北省唯一獲獎的"最具影響力慈善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