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2年前身負命案潛逃,開平警方不懈追捕,近日終將其擒獲
絕不放過你
12038974_175921.jpg (46.48 KB, 下載次數(shù): 90)
下載附件
唐山開平警方一場歷時22年的追捕
2017-3-16 15:47 上傳
圖為犯罪嫌疑人樊某被開平警方押解回唐。方雪靜 攝
環(huán)渤海新聞網(wǎng)專稿 他到底躲在哪里?22年來,張國琪在不斷追尋這個問題的答案。
22年前,張國琪還是開平區(qū)公安分局刑警大隊的一名普通偵查員,如今,他已走上分局主管刑偵工作副局長的崗位。
22年前,張國琪和同事們不懈追捕的命案嫌犯還正值壯年,如今已是滿頭華發(fā),年過花甲。
這場歷時22年的追捕終于在今年3月8日畫上了圓滿的句號,1995年在開平區(qū)故意殺人、作案后潛逃的樊某在沈陽落網(wǎng)。
張國琪至今仍記得1995年案發(fā)后的情景。當年8月25日,開平區(qū)某村一村民下夜班途中身中數(shù)刀,被人殺害在西帥甲村附近的一處玉米地中,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段殘忍,刀刀致命。開平警方迅速展開案件偵破工作,很快確定涉案嫌犯為開平區(qū)開平鎮(zhèn)人樊某。但此時,樊某已不知所蹤。
開平警方展開大范圍摸排,對樊某人際關(guān)系網(wǎng)中的每個節(jié)點進行篩查,但均一無所獲;循樊某可能潛逃的路線多路追蹤,但都無功而返。樊某似“人間蒸發(fā)”了一般。
這樣一名身負命案的逃犯四處藏匿,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治安隱患。涉案人員不到案,如何給死者家屬一個圓滿的交代?……張國琪說,追捕樊某成了開平刑警大隊偵查員們的一塊心病。此后多年間,開平警方高頻率對此案的偵破進行調(diào)度、研判,始終未間斷對樊某的追捕。1998年全國公安機關(guān)網(wǎng)上追逃行動伊始,樊某被開平警方上網(wǎng)追逃。隨著時間的流逝,樊某因潛逃時間長而成為開平警方網(wǎng)上追逃的“1號通緝命案嫌犯”。
多年來,張國琪始終在開平公安分局刑警大隊工作,歷任副大隊長、大隊長,如今已是主管刑偵工作的副局長。張國琪說,22年來,開平區(qū)公安分局5任局長均對此案高度重視,將緝拿樊某歸案作為追逃工作的重中之重。刑警大隊上下深知責任重大,盡管人員更替,但為了將樊某擒獲,大家始終不懈努力著。有時為了追查一條線索,民警要遠赴外地偵查多日,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線索一條條被查否。直至今年3月初,22年來關(guān)于追捕樊某最有價值的一條線索出現(xiàn)了。
當天,刑警大隊教導(dǎo)員于得水向張國琪匯報,多年來不知所蹤的樊某可能在遼寧沈陽藏匿。張國琪聞聽既興奮又擔心,興奮的是終于發(fā)現(xiàn)了線索,擔心的是線索有可能再次被查否,畢竟這樣的經(jīng)歷已有過多次。
開平區(qū)公安分局局長袁來明、政委張瑞明組織刑警大隊對初步掌握的情況進行了細致分析,綜合判斷此線索極有價值,隨即成立抓捕組,張國琪任組長,由任副組長的于得水帶隊赴沈陽偵查。
3月4日,于得水帶領(lǐng)4名刑警趕到沈陽。
此時的沈陽氣溫依舊很低。辦案刑警馬不停蹄與當?shù)鼐浇忧⒑螅瑏淼缴蜿栍诤閰^(qū)一處居民小區(qū)附近。線索顯示,一名疑似樊某的人曾在此地出現(xiàn)。在接下來的幾天里,于得水等民警以該居民小區(qū)為中心,進行了大范圍拉網(wǎng)式摸排,終于掌握了當?shù)赜羞@樣一名可疑男子,他年紀在60歲左右,河北口音,平日以幫人組裝家具、打零工為生。而據(jù)掌握的情況,樊某案發(fā)時40歲,會干木匠活,綜合判斷,可疑男子與其特征高度相似。
事不宜遲,遲則生變。
在唐坐鎮(zhèn)指揮的袁來明、張瑞明、張國琪收到此反饋信息后,緊急研究案情,指令于得水等民警立即展開抓捕。3月8日,在沈陽警方的配合下,可疑男子在當?shù)匾桓咚俟啡肟谔幈徊楂@。
于得水面前的這名男子面容蒼老,目光茫然!拔沂翘粕绞泄簿值模 甭劼犛诘盟脑,該男子長嘆一口氣說道:“終于見到家鄉(xiāng)的人了!彪S即,他承認自己就是潛逃了22年的命案逃犯樊某。
于得水介紹,經(jīng)過審訊,樊某對1995年因糾紛在開平將一男子殺害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作案后,樊某返回家中,告訴家人他殺人了,并叮囑家人照顧好孩子,此后便開始了漫長的逃亡生涯。22年來,他在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隱姓埋名,四處藏匿,不敢與人過多接觸,靠打零工、賣力氣過活,日子過得十分艱難。
踏上被押解回唐的路,樊某顯得輕松了許多。他告訴于得水,這些年他沒睡過一個踏實覺,沒吃過一頓安穩(wěn)飯,一聽到警笛響就異常緊張。落網(wǎng)后,他終于如釋重負。
車到唐山,樊某看著久違的故鄉(xiāng),自言自語道:“唐山變化太大了!”22年間,唐山迅猛發(fā)展,樊某無緣見證本應(yīng)發(fā)生在他身邊的變化,無法體會家的溫暖,甚至連親人過世,他都不能送上最后一程,這也成了他心中永遠的痛。
3月15日,鐐銬加身的樊某坐在看守所的提審室內(nèi),低著頭說:“我不止一次想到自己會有這么一天。唉,跑了22年了,總算有個頭了!”
3月15日,張國琪從辦公室的柜子中拿出一本工作日志,多年來,他將經(jīng)手偵辦的重大案件情況都記錄在案。“這就是關(guān)于樊某這起案子的紀錄,22年了,是時候翻篇兒了!”張國琪對記者說。
記者 魏偉 通訊員 方雪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