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起南湖 翙翙其羽
一位攝影愛好者眼中南湖的前世今生
12001437_989795.jpg (44.81 KB, 下載次數(shù): 210)
下載附件
一位攝影愛好者眼中南湖的前世今生
2016-7-28 11:43 上傳
今天的市民廣場,已成為世園會的重要景點。
12001436_654692.jpg (48.52 KB, 下載次數(shù): 216)
下載附件
一位攝影愛好者眼中南湖的前世今生
2016-7-28 11:43 上傳
2009年3月,建設中的南湖市民廣場(資料片)。
12001435_282331.jpg (59.85 KB, 下載次數(shù): 209)
下載附件
一位攝影愛好者眼中南湖的前世今生
2016-7-28 11:43 上傳
昔日垃圾山,今朝南湖鳳凰臺。
12001434_959781.jpg (61.65 KB, 下載次數(shù): 204)
下載附件
一位攝影愛好者眼中南湖的前世今生
2016-7-28 11:43 上傳
2008年5月,改造中的南湖垃圾山(資料片)。記者 董鈞 攝
環(huán)渤海新聞網(wǎng)專稿 (本報記者 范圣英)在唐山市的版圖上,位于市中心南部2公里處的大片區(qū)域曾是開灤集團的采煤沉降區(qū)、城市垃圾場。后經(jīng)大力度治理,這里已成為風景秀麗的南湖公園、世園會會址所在地。南湖區(qū)域40年的變遷成為唐山市生態(tài)修復的一個奇跡。
4月29日是唐山世園會開幕的第一天。中午12時30分,金勝恩就背著全套“家當”,站在世園會1號門排成長龍的隊伍里等候入園。雖然已經(jīng)78歲了,但作為一名愛好攝影的“老南湖”,為了盡早拍到世園美景,老金還是決定開園當天就“擠進”世園會。
金勝恩對南湖公園無比熟悉,但盛裝下的世園會,還是大大出乎他的預料。剛一入園,規(guī)劃展覽館前各色鮮花組成的巨大“時鐘”,以及兩側大片的非洲鳳仙和色彩艷麗的虞美人就讓他眼前一亮,心情大好。繞過規(guī)劃展覽館伸展的側翼,老金眼前豁然開朗,亭臺樓閣掩映于湖光山色之間,近處花海飄香,遠處綠意盎然,裝飾一新的南湖公園讓他無比震撼。
龍山也被裝點得花枝招展,沿著山間花溪緩步而上,聞著空氣中彌漫的花香,聽旁邊潺潺的溪水流過巖石的聲音,老金有點似曾相識,又不敢相信這是自己曾經(jīng)登過的龍山。去年11月28日,他拍攝的作品《龍山夕照》還曾發(fā)表在《唐山勞動日報》頭版上,那時的龍山還在建設中。此時重新登上龍山,站在龍山閣上,金勝恩思緒萬千,他從沒想到那個昔日臟亂差的大垃圾場會變得如此美麗。讓他感到欣慰的是,自己有幸成為南湖整個嬗變歷程的見證者。
南湖前世
從1953年起,金勝恩就在距離南部采沉區(qū)不遠的一家食品廠工作。上世紀80年代,他的家也搬到附近的南新道平房,他是個“老南湖”了,所以對南湖的歷史了如指掌。
現(xiàn)在南湖公園所在地曾是開灤集團采煤沉降區(qū),1976年大地震加劇了采沉區(qū)的塌陷,被政府劃為城市垃圾場。垃圾越堆越多,到上世紀90年代時,垃圾山已經(jīng)高達50米!澳菆雒婺愣枷胂癫怀鰜,廢紙在空中飄著、塑料袋掛在樹上,罐頭瓶子、破衣服、腐爛變質(zhì)的食物、煤矸石、粉煤灰、牲蓄糞便、發(fā)臭的污水……花花綠綠的一大片,讓人心驚膽顫。一刮西北風,白花花的粉煤灰直飄向東南方向,附近的鄭家莊、東里尚莊、西里尚莊深受其害……”老金回憶說,那片區(qū)域被老百姓稱為唐山的“龍須溝”,每次路過,他總是繞得遠遠的,屏住呼吸,掩住口鼻,快速跑過去。
環(huán)境已經(jīng)惡劣到令人觸目驚心的程度了,南部采沉區(qū)的老住戶們再也忍不下去了,就在這時,終于盼來了大規(guī)模治理。金勝恩如釋重負地說,成規(guī)模的治理是從1997年開始的,那年的植樹節(jié),2萬多軍民浩浩蕩蕩進入“龍須溝”植樹,一時涌現(xiàn)出“公仆林” “青年林” “八一林”等紀念林!盀榱舜媪暨@段歷史,我還拍了大量照片。到2000年初,一座有著森林風貌和水鄉(xiāng)風光的小型園林已經(jīng)顯露雛形。從那時起,南部采沉區(qū)才被稱為南湖公園。”
生態(tài)得到初步恢復,南湖公園開始吸引水鳥棲息。這對愛好攝影的金勝恩來說,真是個驚喜,他回憶說:“2001年的一天,我發(fā)現(xiàn)南湖湖面上有3只天鵝,當時沒帶相機,就急忙跑回家去取,回來后天鵝已經(jīng)不見了。那是我第一次在南湖發(fā)現(xiàn)天鵝!
神奇嬗變
鳳凰臺是一座渾圓的小山,安靜地坐落在南湖公園的龍泉灣畔,環(huán)形的山路與路旁的樹木層次分明,就像一層層綠色的梯田,山頂上木制的鳳凰亭飛檐翹角,亭亭玉立,為整座小山增添了神韻。
金勝恩經(jīng)常背著沉重的相機,順著環(huán)山路去到山頂拍日出。他清楚地記得,2008年,那座臭不可聞的垃圾山神奇地變成了腳下美麗的鳳凰臺。
“那一年的建設規(guī)模更加宏大,南湖核心區(qū)與周邊區(qū)域連成一片,開發(fā)建設南湖生態(tài)城,推土機、挖掘機整日轟鳴!庇捎跁r時關注,金勝恩對建設過程中的許多細節(jié)都非常清楚,他說,垃圾山的處理過程是這樣的:先在垃圾上覆蓋碎石,然后用土工膜、土工布、土工網(wǎng)格層層包裹,再鋪上黏土,最后鋪上一層種植土,才建成了“鳳凰臺”。而煤矸石和粉煤灰堆起來建成了“龍山”,龍泉灣挖出的土堆了個“云鳳島”,都是就地取材?粗虾招略庐惖母淖,金勝恩由衷感到高興。他說,從那以后,原來的南湖公園就被稱為小南湖,擴建出來的大片區(qū)域都被稱為大南湖。大南湖水面寬闊,一灣連著一灣,成為鳥類的天堂。
“每種鳥捕食規(guī)律都不一樣,夜鷺是從水面上抓魚,平時群居在冀東烈士陵園的叢林中,最多時有300多只。而白鷺喜歡在淺灘覓食!兵B越來越多,隨時都能拍到,這讓金勝恩很興奮,他說他最喜歡拍天鵝,當年沒拍到天鵝的遺憾至今記憶猶新。而隨著南湖生態(tài)城的開發(fā)建設,南新道平房拆遷,金勝恩的家也隨之搬到惠民園小區(qū),住上了樓房。
后來,南湖生態(tài)城中又陸續(xù)興建了唐山地震博物館、地震遺址紀念公園、植物園、紫天鵝莊、體育休閑基地、愛尚莊園等景點。在老205國道以北的大片區(qū)域,種有7000多棵櫻花樹,還有大片二月蘭、迎春花、油菜花、薰衣草、馬鞭草、鼠尾草等花卉,春夏秋三季,次第盛開的“花!,給金勝恩的拍攝提供了絕佳的素材,他的作品也不時見諸報端。
南湖今生
為了記錄世園會的建設過程,金勝恩會把電話號碼留給施工的工人,請求他們每到一個建設節(jié)點,就給他打電話,可工人們從來沒理過他,他只好隔三岔五去工地看看。“從2014年下半年,世園會會址建設就開始啟動。建龍山閣時,10多根1米左右粗的大鐵管直插到山底的土層中,把龍閣固定住,山腳下用擋土墻防止山土流失!崩辖鹫f,隨著龍山閣工程竣工,他的拍攝地點也由鳳凰臺轉(zhuǎn)移到這處世園會的至高點。
站在龍山閣上,金勝恩的思緒快速掠過了40年,回過神來,他開始從鏡頭里掃描這片22.6平方公里的神奇土地:市民廣場中央,丹鳳朝陽雕塑莊嚴唯美;世園會1號門處,由13根彩色“長羽”組成的大鳳尾鮮艷奪目;西南方縹緲的鳳凰亭與龍山閣遙遙相望;富有國內(nèi)各大園林流派風格的建筑群落依山而建;充滿異域風情的場館和庭院臨水而設。山下花海起伏、樹影婆娑,亭臺樓閣點綴其間;桃花潭、龍泉灣、青龍澤、將軍淀、天鵝湖,一泓泓湖水碧波蕩漾,猶如一顆顆晶瑩剔透的水晶穿成的珠串。目光所及之處,滿目蒼翠,煙波浩渺,山水蒙蒙,天地渾然。
金勝恩經(jīng)常陶醉在鏡頭中的風景里,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回家。在園區(qū)里,由于深深的南湖情結,老金對待每位游客都有客人來家的感覺,總想給人家介紹介紹、講解講解,遇到有人問路什么的,更是熱情得不得了,儼然成了世園會里的老年志愿者。還有一件讓他樂此不疲的事情,就是幫人家拍照。有一次,一群老外請他拍合影,他興致勃勃地指揮他們站隊,教他們擺各種姿勢,還主動用自己的專業(yè)相機為他們拍照,末了讓老外留下郵箱地址,好把照片寄給他們,老外豎起大拇指,用不熟練的中國話對他說:“世園會很美!唐山人真好!”
現(xiàn)在,金勝恩仍堅持背著相機去世園會拍攝,他說:“雖然年紀大了,腿腳越來越不方便,但我想盡可能多拍些照片,讓這些照片見證一段歲月,一部歷史,一個奇跡,一種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