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法官,我們在電視新聞上見到的形象大都是端坐高堂、身著法袍、一臉莊嚴,而現(xiàn)實生活中,法官卻是經(jīng)常在風雨里奔波,好不容易找到了當事人,對方卻不愿配合……
樂亭法院湯家河法庭審判員張慶偉就是經(jīng)常遇到這種尷尬的法官,為此他廣開思路,深入了解鄉(xiāng)親們的性情和其中的緣由,進而對癥下藥,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把功夫放在庭外。
2002年,年輕后生張慶偉進入樂亭法院湯家河法庭擔任書記員。“為人勤快、不計得失”是大家對他做事的基本評價。書記員的崗位繁瑣而勞累,但張慶偉總是抓緊完成自己的工作,從不讓個人拖了集體的后腿。
擔任法庭審判員后,他肩上的擔子重了,手頭的事情多了。面對紛繁復雜的農(nóng)村司法狀況,他根據(jù)身處環(huán)境、辦案對象和具體案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法庭之外,以建設和諧社會的理念,滿腔熱情地為農(nóng)民兄弟解決紛爭、化解矛盾;在每個案件中力求把天平放正,講求方式方法、做到不厭其煩,樹立起一名法官的良好形象。
2008年秋天,張慶偉接手一宗離婚案,在走訪當事人家庭時,他發(fā)現(xiàn)雙方都是殘疾人,女方智力缺陷不能做基本的家務,男方既要下地干活,還要洗衣做飯,不堪重負?紤]到女方的狀況,張慶偉和風細雨地做男方的工作,讓他看在夫妻情分上給予女方多一些補償。開始雙方都不情愿,張慶偉便十幾次往返當事人家中做工作,其真誠終于感動了當事人。男方同意了張慶偉的調解,女方拿到了相應的補償,雙方平和分手。
2012年春,張慶偉受理了一個借款連同繼承的“案中案”。農(nóng)村人普遍不富裕,對錢財看得很重。深諳其理的張慶偉感覺到了案件的復雜程度,他在庭外下足了功夫:3戶聯(lián)保借款,他都一一走訪;借款人因交通事故死亡,他找其遺孀仔細詢問;銀行起訴擔保人,他到銀行查詢賬目;家屬因財產(chǎn)互相起訴,他跑到家中詳查究竟;車輛在車隊不能提取,他就到合伙人那里查找證據(jù);女方在房產(chǎn)上有繼承權,他就做死者父親的工作……
雜亂的案情,在張慶偉的不懈努力中慢慢理清了。最終案件在他的調解下得到了合理解決,各方在利益上達到了基本的均衡,家庭矛盾、社會矛盾都得以妥善化解。在卷宗放置到檔案室的那一刻,張慶偉累得趴在了桌子上。
“手勤、腿勤、嘴勤、腦勤”,這是樂亭法院從領導到同事對張慶偉的共同評價。多年來,他為方便農(nóng)民司法,主動改變坐堂審案的方式,每年有一半的時間進村入戶,到果園、大棚現(xiàn)場辦案。為提高效率,他科學計算、合理統(tǒng)籌工作時間。他經(jīng)常利用下班的時間送達文書,有時為堵當事人就在午飯前后登門。有一次,他去大棚送文書,好不容易找到了人,對方卻把文書給扔了出來,一頭汗水的他只好耐心地等在烈日下……
多年來,張慶偉以農(nóng)民情懷踐行著法官責任。他多次被評為辦案能手,2010年至2012年連續(xù)3年被市中院榮記三等功。2015年,他調解和審結案件235件,在全市基層法庭中排名第一。
對于自己的付出,張慶偉說得很樸實:“我從農(nóng)村長大,對農(nóng)民有感情。他們是不樂意打官司的,只要找到問題的根源,讓他們平和一下怨氣,幫他們找到矛盾的出口,一般都能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