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歷史悠久、人杰地靈,以歷史文化、工業(yè)文化、紅色文化、旅游文化等為人所熟知。路北區(qū)、路南區(qū)、開平區(qū)、豐南區(qū)、古冶區(qū)……這些唐山的地名,也逐漸變得耳熟能詳。這些地名從何而來?讓我們共同了解。
路南區(qū)、路北區(qū)
bd0bf9386ac33ec2adb525239f6b648d.jpg (27.53 KB, 下載次數(shù): 203)
下載附件
2019-11-5 09:21 上傳
唐山地震之前以京沈鐵路為界,分為路北、路南兩區(qū),F(xiàn)以新華道為界,以南為路南區(qū),以北為路北區(qū)。不過新華道以南,光明路以西屬路北區(qū)。
豐潤區(qū)
cba4884d8b5cfab591a4f478b62d3a25.jpg (47.96 KB, 下載次數(shù): 223)
下載附件
2019-11-5 09:21 上傳
豐潤之名始于遼金,相傳因此地“負(fù)山帶水,涌地成泉,疏流導(dǎo)河,隨取而定”而得名,含義為“潤澤豐美”。
豐南區(qū)
2da329fec45fcae96be9d084e436dd76.jpg (32.63 KB, 下載次數(shù): 216)
下載附件
2019-11-5 09:21 上傳
原為豐潤縣轄區(qū),1945年析豐潤縣南部地區(qū)置縣,因位于豐潤縣之南,故名豐南。
開平區(qū)
97437b726644c787fa64e7ddc2887635.jpg (156.66 KB, 下載次數(shù): 228)
下載附件
2019-11-5 09:21 上傳
明朝永樂元年設(shè)在真定府的“開平中屯衛(wèi)”徙于此地,開平由此得名,至今已有600多年。
古冶區(qū)
68620aaae99f535b6b01e9df6ca09038.jpg (55.74 KB, 下載次數(shù): 242)
下載附件
2019-11-5 09:21 上傳
“古冶”二字作為地名的文字記載見于《灤州志》,志中說“古冶稱千金冶”。千金冶一詞最早出自漢代。至于具體在哪一年、因?yàn)槭裁丛蚋那Ы鹨睘楣乓,尚待進(jìn)一步考證。
隨著城市建設(shè)步伐加快,第三產(chǎn)業(yè)迅速發(fā)展,城市周邊的一些地名逐漸淡出人們的記憶。它們都是誰?有著怎樣的前世今生?
半壁店明嘉靖年間,開平地域的陶瓷業(yè)得到較大發(fā)展,手工作坊有多處,這里由臨時(shí)住所形成固定住戶,逐漸形成半面街。清初清政府全面核查“地戶人丁”以利統(tǒng)治和管理,于是將這個(gè)半面街的地方立為“半壁店”。
胥各莊相傳明朝永樂年間,趙氏先祖由玉田縣彩亭橋遷至王禾莊,后兄弟分家,其弟被王禾南邊的人家招贅為婿,后來這里形成了村落取名為婿嫁莊,即男嫁女娶之意。又因諧音演化成了“胥各莊”。
錢營明永樂年間,浙江錢塘錢氏來此定居,取其姓氏得名錢家莊,1958年更名錢營。
稻地稻地鎮(zhèn)是唐山最古老的集鎮(zhèn)之一,建鎮(zhèn)歷史已經(jīng)有800年。千余年前,稻地鎮(zhèn)所在區(qū)域是一塊極低洼的瀕海地區(qū)。據(jù)傳,元朝宰相康里脫脫首創(chuàng)京東植稻,曾募江南植稻能手傳授技術(shù),稻地因此得名。
碑子院相傳,丘處機(jī)的弟子分赴各地傳教,靈云道長來到這里。四周鄉(xiāng)中望族慕名而來,積極捐資修廟。村民也都自動(dòng)出工,為記述這段故事,由鄉(xiāng)中文人題名為“背子院”。其后世的人們覺得一個(gè)“背”字不足以凸顯靈云道長的大悲大德,便將“背子院”改為“悲子院”。到了大明永樂之后,大批移民遷至開平一帶,紛紛來此上香,一些鄉(xiāng)紳、文人覺得應(yīng)為靈云道長立碑,碑建成后,立于院前南側(cè),從此又稱“碑子院”。
喬屯是唐山最早的“村落”,建在大城山南麓的坡地上。村子?xùn)|面下坡就是陡河,河上有橋,是通往開平鎮(zhèn)和灤州重要通道。所以喬屯最初叫“橋頭屯”。今日所稱喬屯的喬,是以姓氏的喬替代了河橋的橋。
韓城遼大將韓昌(字彥壽)率軍南征,見永濟(jì)務(wù)(今唐山豐潤)南50里許有一高崗,可極目四眺,易守難攻。遂駐扎在此。筑城鑿池(即護(hù)城河),囤積糧草,操練兵馬。值兵事畢,人去城空,四方百姓陸續(xù)匯集于此,安家落戶,朝作夕眠。念韓將軍筑建斯城,故名曰韓城。三女河元末明初,因村中反抗封建婚姻的三女投河故事而得名為三女河。
車軸山據(jù)史籍記載,1000多年以前,契丹國初,車軸山一帶林深草密,盛產(chǎn)“軸轅”木材,契丹乙室部依山建寨駐扎此地,將山命名為“車軸山”。
果園原屬常各莊公社,上世紀(jì)60年代起大種果樹,1964年稱果園公社,1984年改鄉(xiā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