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灤唐山礦是唐山城市之源,唐山市市名以及市區(qū)的許多老地名與開灤唐山礦的興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在2018年紀念開灤建礦140周年之際,通過唐山老地名,我們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百年開灤對唐山城市建設(shè)與發(fā)展所作出的貢獻。
a7a7c0dae727d56c266c781d72b7bdbb.jpg (595.72 KB, 下載次數(shù): 140)
下載附件
2018-7-23 13:39 上傳
3d670ad6e2b87678add8ced5be423ff1.jpg (144.53 KB, 下載次數(shù): 130)
下載附件
2018-7-23 13:39 上傳
光緒二十四年(1898)灤州地圖。
唐山這地兒過去不叫“唐山”
140年前,唐山只是灤州開平鎮(zhèn)一個叫喬屯的小村子。唐山礦的名稱源于唐山礦西北的一座叫“唐山”的山名。據(jù)光緒版《灤州志》記載:“唐山,在亮甲山(賈家山)西二里。周回數(shù)里,復(fù)嶺重岡。其東麓陡河縈帶,有流泉十?dāng)?shù)道注之。相傳后唐李嗣源曾屯兵于此,立石城二百余丈,基址尚在。又后唐姜將軍斬蛟有功,葬于此,后人建廟祠之。山以唐名實由于此”。
1898年,“唐山”與“鐵菩薩山”還都是個山名
b7a3a6127ba1afc7fa8c6afe2f09f7dc.jpg (140.21 KB, 下載次數(shù): 134)
下載附件
2018-7-23 13:39 上傳
老唐山最早的采煤方式——轆轤提升1878年,開平礦務(wù)局(開灤前身) 成立,并開始籌建唐山礦。
1981年,開平礦務(wù)局修建了唐山至胥各莊的中國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史稱“唐胥鐵路” 。1882年,中國第一座火車站唐山站建成通車。唐山礦、唐山站等名稱的出現(xiàn),使“唐山”這個山名成為了約定俗成的新地名。在唐山礦、唐山站的帶動下,唐山逐漸繁華起來,“唐山集” 也應(yīng)運而生!稙粗葜尽分杏涊d:“唐山集,(灤州)城西南一百二十里,新設(shè)煤礦、鐵路,外商輻輳,市肆紛闐(四、九日集)”。隨著外來人口的增多,商貿(mào)活動的逐漸興旺,清政府將喬屯村升格為喬屯鎮(zhèn),與開平鎮(zhèn)并行。1898年,喬屯鎮(zhèn)因鎮(zhèn)北有“唐山” 而更名為唐山鎮(zhèn)。因此“唐山”的山名被改稱“大城山”并沿用至今。
1925年唐山才建市1925年6月24日,北洋政府頒布了《直隸省屬各地施行市自治制日期及區(qū)域令》,規(guī)定自1925年在直隸省所屬指定各地施行市自治,其中第九條規(guī)定,“唐山市以唐山鎮(zhèn)為其區(qū)域” 。由此可見,“唐山市”在1925年首次成為官方頒布的行政區(qū)域名稱。我們常說:沒有開灤,就沒有唐山。也就是說:先有唐山礦,后有唐山市。除唐山市市名外,還有許多城市老地名與開灤唐山礦有關(guān)。
現(xiàn)在的新華道,就是以前的廣東街
a35f269ea1500862d11de3f1987e8706.jpg (104.57 KB, 下載次數(shù): 164)
下載附件
2018-7-23 13:39 上傳
唐山最早的一條大街——廣東街當(dāng)年景象
新華道,原名廣東街,位于唐山市市區(qū)南部,現(xiàn)在是路南、路北兩區(qū)的主要分界線,城市的主要道路之一。
廣東街,是因在唐山礦工作的眾多廣東籍工程技術(shù)人員和家屬在此生活居住而得名。過去的廣東街,是唐山礦門前的一條東西走向的水泥馬路,在馬路的北面建有廣東會館。1912年9月,孫中山考察唐山時,就住在廣東會館。1949年,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廣東街更名為新華路。1978年,在唐山大地震后的城市恢復(fù)建設(shè)中,新華路延長、擴寬并更名為新華道。
荷花坑是唐山歷史最悠久的農(nóng)貿(mào)市場
1a711193e6c5e6b967aa584b69248ea3.jpg (112.94 KB, 下載次數(shù): 128)
下載附件
2018-7-23 13:39 上傳
如今的荷花坑市場。
唐山礦的排水溝是為排放礦井廢水而通往陡河溝渠,因水中有大量的煤煙,水色烏黑,所以老百姓稱它“煙子溝”,在排水溝的沿途衍生了水溝沿街、荷花坑等老地名,F(xiàn)在的水溝沿街是繁華的小山服裝批發(fā)市場的一部分;現(xiàn)在的荷花坑是唐山歷史最悠久的農(nóng)貿(mào)市場。
西北井大坑過去是煤礦
027fd0111dc9205741654fa3b8b1127a.jpg (95.87 KB, 下載次數(shù): 142)
下載附件
2018-7-23 13:39 上傳
20世紀初的西北井礦。
1896年,開平礦務(wù)局又在唐山礦西北約3華里開鑿了西北井,并于1899年正式出煤。后來西北井出現(xiàn)透水事故無法排除,于1920年3月關(guān)閉廢棄。被廢棄的西北井在井架等設(shè)備拆除后,形成的一個大水坑一直保留至今,人們稱之為“西北井大坑” ,每年夏季荷花盛開的時候,西北井大坑可謂唐山一景。
路南區(qū)、路北區(qū)在過去以“唐胥鐵路”劃界
b4adc5d1810ef9d1a5e1d835e10db459.jpg (109.16 KB, 下載次數(shù): 144)
下載附件
2018-7-23 13:39 上傳
早期通往唐山礦的鐵路
02cb511e794ada7ce10570018e7ab548.jpg (149.29 KB, 下載次數(shù): 146)
下載附件
2018-7-23 13:39 上傳
唐山南廠附近的鐵路以唐山礦為起點的唐胥鐵路建成后,將當(dāng)時的唐山市分為路南、路北兩個部分,唐山大地震前路南、路北的行政區(qū)域就是以鐵路為分界線劃分的。小山位于鐵路的南面,唐山礦在鐵路的北面,居住在路南的唐山礦的礦工要通過位于小山西側(cè)的老火車站道口(現(xiàn)金匙橋)上下班,礦工的流動帶動了以服務(wù)業(yè)為主的小山商業(yè)的發(fā)展。在鐵路的北面,現(xiàn)在的建國路市場一帶逐漸形成了為礦工及家屬提供生活物資的糧市街、魚市街。
評劇誕生在“永盛茶園”
1888年,唐山至天津鐵路通車,繁忙的客貨運輸促進了小山商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出現(xiàn)大世界商場、九美齋飯莊等大型商業(yè)服務(wù)設(shè)施。成兆才在“蓮花落”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作的中國評劇藝術(shù),就誕生在小山永盛茶園。小山伴隨著開灤煤礦的發(fā)展而興盛,成為了聞名京津及東三省的唐山著名商業(yè)區(qū)。
49cbebf7c85019372f75ce1ae2d7b0e0.jpg (155.75 KB, 下載次數(shù): 140)
下載附件
2018-7-23 13:39 上傳
唐山小山街道
“馬場圈”在工人文化宮廣場為滿足職員文體活動的需要,開灤在唐山相繼修建了一些文化體育設(shè)施。1908年前后,開灤在雙鳳山東側(cè)山腳下開辟出一個賽馬場,唐山人叫“馬場圈”。每當(dāng)周末或工作之余,開灤工作的中外高級員司們攜帶眷屬、寵物來到馬場圈,觀賞賽馬,購買賽馬彩票“開灤小香檳”,參加博彩活動。馬場圈是當(dāng)時唐山市最大的體育活動場地。
d3fd99c7e8e347b75a21ef44657dfe9f.jpg (80.24 KB, 下載次數(shù): 145)
下載附件
2018-7-23 13:39 上傳
1924年的唐山礦全景
1948年唐山解放。1951年5月唐山市人民政府決定在馬場圈修建工人文化宮,F(xiàn)在工人文化宮東方紅廣場,以及在唐山大地震中保存下來的唐山市展覽館等老建筑已改建成為了唐山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