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大里街道近日在幸;▓@社區(qū)組織開展"不忘初心,我的入黨故事分享會",社區(qū)老中青三代黨員分享自己當年的入黨故事,講述他們的思想歷程,從而進一步增強黨性修養(yǎng),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社區(qū)青年黨員史磊朗讀的十九大報告開啟了活動的序幕,把大家一起帶到了十九大勝利召開時的場景。大家對十九大報告都有自己的感悟,根據(jù)報告里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寫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感。入黨,意味著信仰,意味著奉獻為民的責任。30名黨員重溫入黨記憶,讓信念與腳步同行。
67歲的老黨員鄭士峰的故事打開了黨員們的記憶閥門。他說,自己1976年從遵化入伍到部隊,第一年就想入黨。自己從小事做起,清理廁所第一個跳下去干活,吃飯永遠最后一個,總是干在前,享受在后。1978年6月加入共產黨,當時老兵還有好多沒入黨。當班長后的他更是帶領全班爭第一,愛人、孩子都是在他的感召下加入共產黨。退休后,愛人看到個別黨員當上了不交黨關系、不交黨費的 "口袋黨員",跟鄭士峰提起這種現(xiàn)象,他嚴肅地跟愛人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嚴格按照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交黨費是黨員的義務。現(xiàn)在包括他的兒子、兒媳、女兒、女婿在內的全家人都是黨員,成為了社區(qū)黨員家庭。
回憶過去,大家腦海中都是鮮活的情節(jié),特別是退休的老黨員,更是滔滔不絕,讓參與分享會的一些年輕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受益匪淺。"80后"黨員趙晨雨講述了自己入黨的歷程,她表示思想決定行動,增長的是年齡,但入黨時的初心不會改,永遠跟黨走的決心不會變。她說每個人都應當有信仰,有了信仰,才會為了自己的夢想努力奮斗,不忘初心的信念會一直指引著自己艱苦奮斗,最后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
此次分享會再次激發(fā)了黨員們的自豪感和榮譽感,也讓黨員對自身形象有了新的審視。對于年輕黨員來說,通過分享對自身的不足有了新的認識,自發(fā)自覺地向老黨員學習,不斷堅定理想信念;對于老黨員來說,通過分享更加增添了發(fā)揮余熱的熱情,主動助力社區(qū)的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對于黨員工作者來說,在分享會上重新校準了合格黨員的標尺,充分意識到了加強自身黨性修養(yǎng)的重要性。下一步,大里街道將進一步創(chuàng)新機制,在豐富活動內容,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上下功夫,豐富黨日活動內涵,為廣大黨員干部搭建學習教育平臺。 |